致敬
致敬
祖茂堂,一位已近古稀之年的老人。自从1975年华北农业大学毕业后,他的大半生时间,都是和家乡的黄土、烈日、庄稼一起度过的。与其年龄上的年迈相比,在祖茂堂的心里,却永葆一颗年轻的心,这颗心足以让种子生根、发芽,乃至为国争光。
1982年的一天,祖茂堂接到农业局通知,要到海南三亚搞玉米加代繁育育种,也就是这样的一次机会,祖茂堂结识了中国农科院的多位育种专家,从此也走上了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的育种之路。
▲高碑店市农民技术学会会长 祖茂堂:要育成一个品种,无论是小麦、玉米还是棉花,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,一般都需要5到10年,特别是小麦,需要10年的过程。选育靠得是时间的积累,育成一个品种到推广,还要经过初试、中试、生产性实验,然后才能叫老百姓进行种植,到推广大概需要10到15年时间。
一个新品种诞生后,要得到农民的认可,让农民获得更大收益,还有许多技术服务工作要做。2005年,祖茂堂提出了“种子+技术+服务”的推广链条和“科技+农户+实体”的产业化推广模式,让最新、最好的农业科研技术成果得到最快、最有效推广。
在祖茂堂等人的不懈努力下,高碑店市科技示范户小麦示范面积达到5200亩。与非示范户相比,示范户平均单产增加了50公斤,亩增收120元。在水肥、植保费上节省投入25元,每亩节本增效145元,仅小麦增产一项,全市每年即可增收3600万元。针对近些年干旱少雨,地下水资源紧缺的现状,祖茂堂团队还积极培育和引进新型节水小麦,实现了每年春季只浇一水,而产量却和浇三四水的品种比肩。
作为“北方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战略协议”首席专家,祖茂堂致力于把高碑店市的冬小麦、玉米等优良品种推向京津冀以及江淮、黄河流域、西北、东北广大地区。他说,要不断扩大良种繁育面积,让良种产量过亿斤。
有这样的前辈引路,
后来者会更加努力,
也会更用心地接过接力棒,
在科研的路上越走越好。
让我们一起聆听劳模的故事~
向劳模学习~
编辑:孙婧
责编:吕建歧
监制:韩丽君
投稿邮箱:gtvgzh@126.com
新闻热线:0312-2906800;2919559
精彩评论 共 0 条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~